
Artslink Design & Education
提起珐琅,大家自然会联想到欧洲贵族奢华的珠宝以及宫廷贵妇人极尽的偏爱,当然还有我国的景泰蓝器皿和现在依旧华贵的珐琅腕表。
珐琅珠宝一直以绚丽的色彩、宝石般的光泽和质感以及可历经千百年而不褪色、不失光的传承之美成为许多珠宝设计师的首选。
比起更多高科技参与的当代作品,人们对那些定格美好年代,见证匠人心手合一的珍宝念念不忘,珐琅就是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珠宝之一。
珐琅,本是外来音译词,又称“佛郎”、“法蓝”,也叫“珐琅彩”,英文名叫“Enamel”,在我国广东俗称“烧青”,在日本则叫做“七宝烧”。
国内又称搪瓷、景泰蓝等,这是一种基于化学原理的工艺:
以矿物质的硅、铅丹、硼砂、长石、石英等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分别加入各种不同颜色的金属氧化物,经焙烧研磨制成粉末状彩料后,根据不同的工艺,填嵌或绘制于金属胎体上的一种艺术创作过程。简单来说,珐琅就是把优质矿物材料,按比例混合制成的一种釉料,经过烧制形成不同颜色的釉质表面。
珐琅工艺是一种可变性足够自由的首饰工艺,它拥有多样的色彩、多变的技法和不可预计的最终效果。
珐琅依据具体加工工艺的不同,可分为掐丝珐琅、錾胎珐琅、画珐琅、内填珐琅和空窗珐琅等几个品种。
内填珐琅即内填法(champlevé),这是最古老的工艺。内填珐琅是指在胎体錾刻或蚀刻出的凹糟内填涂珐琅釉料并烧制的工艺。
它是在欧洲原来制作珐琅的技艺基础上,在旧有的掐丝珐琅制作工艺中有了新的突破而发展起来的。
通过内填法还可以延伸出透底珐琅(basse-taille),金属表面或冲压、雕刻或玑镂(Guilloche),然后在上面烧珐琅,或透明或不透明,但金属上的所有内容均可以透过珐琅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