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slink Design & Education
“我们总是希望艺术品能成为绝对的明星,而设计则能够帮助它们办到这一点。”
全世界的博物馆数量成千上万,不仅有大型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有小型的主题性博物馆,但每一座博物馆给游客带来的感受却是不同的。
然而有一些外观比较出众的博物馆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博物馆或许是最能够自由发挥设计才智的建筑类型,是每位设计师心中艺术“储藏室”。
The Shed是一个面向大众的非盈利文化组织,致力委托、开发和展示所有学科的原创艺术作品。
The Shed所在的Bloomberg大楼是一座面积为18500平方米的创新型建筑,由Diller Scofidio + Renfro事务所和Rockwell Group共同设计。
大楼的结构可以进行物理上的改造,以支持艺术家们天马行空的创意。
The Shed设有两个宽敞且灵活的无柱式画廊,分别位于主体建筑的2层和4层,拥有超过2340平方米的博物馆级别的展示空间,其天花板的高度达到6米。东侧的活动墙壁可以直接将画廊和“The McCourt”连接起来,以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座位。
“The Shed” 开放式的基础设施可以为未知的未来提供永久的灵活性,并能够及时应对规模、媒体、技术和艺术家不断变化的需求。
“The Shed” 37米高的可移动外壳由一个裸露的钢斜架建造,外覆一层半透明的垫层,垫层由聚氟乙烯(ETFE)和轻质特氟隆聚合物制成。这种材料具有绝缘玻璃的隔热性能,并且仅相当于绝缘玻璃的一小部分重量。
当年伦佐·皮亚诺和理查德·罗杰设计蓬皮杜时,只用了一半场地来建艺术中心,而将另一半场地空着作为巴黎的城市广场。
在巴西里约,卡拉特拉瓦设计的明日博物馆,同样除了一个5000平方米的展览空间外,还提供了一个7600平方米的广场。
“广场创造了一个更具凝聚力的城市空间,反映了社区的更大转变。”
博物馆的设计灵感来自里约文化,通过建筑探索城市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建筑的总高度被限制在18米,这保护了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圣本托修道院湾的视野。
带有大型活动翼的悬挑屋顶和立面结构几乎扩展了整个码头的长度,强调延伸到瓜纳巴拉湾,同时最小化了建筑的宽度。
建筑外围有一个倒影池,用来过滤从海湾抽上来的水,然后从码头的一端放回去,给游客一种博物馆漂浮在水面上的印象。
展示内容上,这座梦幻般的明日博物馆专注于回答五个关键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在哪里?我们要去哪里?在接下来的五十年里我们想要怎样一起生活?
比起设计师、建筑师,Thomas Heatherwick更像是艺术家,每一次出手都灵气十足。可以说Heatherwick这种带着一定表演才能的设计天赋是少有人有的,总能以最独特的方式来解决一个问题,手法在他人看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却本能地就是在用设计解决问题。
谷仓改造并不新鲜,很多建筑师都尝试过,但像Heatherwick这样改造完能用华丽来形容的就真的没有了。
将上个世纪20年代的产物立体切割后出来的视觉效果,竟然像是3D打印的一般惊艳。
Zeitz非洲当代艺术博物馆于2017年9月22日在开普敦的V&A滨水区揭幕,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非洲艺术展览空间。
这曾是上世纪20年代的一座谷仓,开普敦最高的建筑。
Heatherwick的团队从建筑的管状结构中切割出巨大的部分,创建了一个由80个画廊空间组成的复杂网络。在这些地方,管道被切断,边缘被抛光,以显示旧混凝土粗集料之间的对比。
设计可以是一种纯粹的功能主义,但有时,它又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其实平面与建筑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两种艺术形式,平面始终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建筑。
从平面绘画语言到建筑立体语言的转译,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通过对2D平面进行分析与解读,不断地从中汲取着灵感源泉,寻找空间设计的生成逻辑,进而将二维形式转译为三维的建筑形体。
如果去游览博物馆,你能收获什么?Carrie老师带着满满的干货来和你们分享了:
